伤害有时候是相对的,物理性质的,但心理和无意识的伤害是创伤和回溯性的,主体在顾虑他人情绪感受的同时也在进行的所谓的共情,而共情是虚假的幻象,所有预设性质的前提都是以主体自身出发的,“我”并未真正处于那个悲伤的维度,更有可能悲伤都是“我”所虚构的,主体正是通过一个类似镜子般的投射,转而将自我的创伤投射到客体的身上,残暴的将其抹除,转而将自己的创伤附之与此,真正的共情只能通过这种维度才能达到,”我“不想伤害ta,“我”不想让ta难堪或难过,ta其实就是已经创伤了的“我”,“我”将在这让创伤再次重现,主体的自恋情绪在此刻到达了峰值,所有一切都是”我“,但“我”却把这一切推给了ta,我为了ta的悲伤赎罪,我为了我自己。